(来源:南湖晚报) 转载自: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强 海盐县委报道组 董世元 通讯员 郭鲁贤 本报讯 三年内,将建成长江海盐三角洲国际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,将涵盖训练、生活、多功能体育等功能,打造高水平足球后备基地。海盐地区工作人员。长三角乃至全国。建立青少年足球体校,组建U系列男女四级运动队,构建“人才选拔-培养-录取-输出”闭环培养体系。到2027年,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数突破200人……近日,海盐县人民政府公布《促进海盐县足球高质量发展准入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提出系统化发展以“提升竞争力、普及公益、产业融合”为核心的发展路径。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万元发展资金,推动足球高质量发展,推动足球产业与赛事经济融合发展。作为浙江省重要的足球发展试点县,海盐县把青少年发展放在了中心位置。针对群众“踢球难”的问题,该县着力弥补“15分钟健身圈”的短板。根据《措施》,到2027年,“每万名居民至少拥有1.3个足球场”。一方面对海盐县竞技体育中心足球场进行改造,另一方面利用公园、屋顶等“金角银边”和政府足球场等建设一体化微场地。考虑到活动和公民的健康状况,d 场地将被要求 100% 开放。从产业融合的角度,海盐县正在规划一条“赛事分流、产业能量采集”之路。三年内,新增5家以上足球相关市场主体,举办“少儿超级联赛”、少儿乡村联赛等特色赛事,参与省级及以上级别赛事,探索打造“长三角青少年足球联赛”品牌,鼓励“赛事旅游”新业态,将足球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该县的。为保障目标实现,凯恩县制定了“硬件基地”,构建了“人才支柱、赛事牵引、机制协同”的体系。硬件方面,采取“基地+微层”双轨推进策略,在推进建设的同时长三角实训基地建设,总部规划推广“一校一策”计划。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,我们推出了“三聘三职”政策,三年内聘请至少两名专职教练和至少一名B级青训总监以上,并对在职教师和在职人员参加教练培训提供补贴。赛制方面,规划三级赛制,打造大学橄榄球“4百分百”。每年各县举办100多场联赛,是长三角地区的大型赛事。在制度保障方面,将足球纳入海盐县“十五五”规划和服务业政策,建立发展改革、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18个部门组成的协调机制,打破部门壁垒s。据悉,这一《办法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。业内专家认为,随着这一办法的实施,足球将成为海盐的“体育名片”,成为长三角地区县域足球发展的可效仿典范。 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注:上述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。
